走马观花的传统旅游不过瘾? “深度研学游”了解一下

走马观花的传统旅游不过瘾? “深度研学游”了解一下

来源:沈阳新闻门户网[cuunc.cn] 2022-08-11 04:54

图片[1]-走马观花的传统旅游不过瘾? “深度研学游”了解一下-沈阳新闻网|沈阳在线-主流媒体

图片[2]-走马观花的传统旅游不过瘾? “深度研学游”了解一下-沈阳新闻网|沈阳在线-主流媒体

有了研学,不再只是远远地看看

图片[3]-走马观花的传统旅游不过瘾? “深度研学游”了解一下-沈阳新闻网|沈阳在线-主流媒体

扫描二维码看更多内容

 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文化创意中心

  满目飘绿的暑假,称得上孩子们一年之中最热盼的时刻。

  尤其是在近年双减政策的背景下,没有了课业的压力,又多出了大把的休闲时间,“赶紧利用假期开阔眼界、丰富知识储备”的呼声越发高涨。于是,以“研究性学习”为思路的研学游,在一众传统旅游产品中脱颖而出,成为假日的顶流。

  追根溯源,究竟啥是研学,研学游的魅力点和影响力在哪里?如何通过研学活动真正有所收获?研学游对城市的文旅产业发展又会带来哪些助益?日前,沈阳晚报、沈报全媒体记者通过一次有关古建筑的研学体验,对时下火爆的研学游进行了探索。

  寓教于乐研学游成暑期爆款

  8月6日,7岁的乐乐和伙伴们身穿迷彩服,在沈阳建筑大学刘万迪教授的带领下,来到沈阳故宫博物院,实地体验沈阳故宫神奇的土木结构、卓越的科技成就还有迷人的艺术风采。

  “沈阳故宫主要建筑风格都是硬山起脊式建筑,这种建筑由两面坡屋顶、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构成,一般正脊都不高,垂脊更没有高度,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。可沈阳故宫曾是皇家庭院,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建筑的规格?”刘万迪一边指引孩子们感受建筑特色,一边抛出话题,“古人想到了在脊上做文章,增加了脊的高度并进行了华丽的装饰,提高了房子的等级和规格,这是一种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手法。”

  跟随着刘万迪的讲解,乐乐和伙伴们听得有滋有味。随后大家还动手制作了斗拱结构模型,体验了鲁班锁等精巧设计。“原来不用一颗钉子真的能建成坚固的房子,太神奇了。”举着亲手制作的物件,乐乐说。

  据沈阳故宫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假期里,来沈阳故宫做研学活动的团队与日俱增,除了故宫的历史外,每个团队的关注点都不一样,“之前,还有不少来研究绘画图式的。”

  内容为上唤起持续探索欲望

  通过一个上午的体验记者深有感触,研学游与以往传统的旅游有着很大的不同。研学游不是对旅游景点、景区整体概况的了解,而是大家在出发前,就明确了此行想要了解的内容、对目的地某一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钻研,是带着问题的“研究+探索”。而在研学的过程中,大家对知识的接收方式也发生了改变,是在互动中激发主动思考,把心里的“疑惑”释放出来,而后再在研学过程里得到答案。

  捋着这样的思路,似乎任何带有历史、文化属性的地方都可以成为研学的场所,例如博物馆、文创园、乡村等。“的确是这样,因为研学更多的是在探索人与空间、人与地域、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连接,一次研学的出发点可能是基于对某种事物的兴趣,而好的研学体验则会给体验者带来许多正向的反馈,一种类似游戏迷打怪升级后所带来的那种获得感和成就感,这可以让人们的兴趣变成热爱,从而唤起持续探索的欲望。”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师董宁宁在分析研学成为爆款的动因时说,“研学的核心在于要弄清研究什么,学到什么,研学也并不是只适合孩子这一单一群体,任何人其实都能在喜欢的研学方向中得到源源不断的正反馈。”

  学科互补或成未来发展方向

  “现在研学市场主要分成三类,一类是有官方背景成立的研学机构,一类是旅行社自主升级的旅游产品,再有一类就是与大学专业学科结合打造的研学课程。”辽宁省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学会会长雷军告诉记者,无论是哪一类,都能带来沉浸式获取知识的新体验。但他认为,与学科相结合的研学会是研学发展的趋势。

  “研学不是一次性的体验,而应是系统的、有脉络、连续的学习过程,优质的研学除了扩展眼界外,更可以实现与学科知识的互补。”雷军说,研学活动对城市的文旅产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助益,尤其对于四季分明的沈阳而言,每年城市的旅游淡季恰恰是研学的旺季。

  采访中记者获悉,未来,沈阳市文旅局也将重点推出以研学为主题的系列旅游线路,以全新的研学目标推动城市文旅产业发展。

  沈阳晚报、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关彤

  高级摄影记者 常晟罡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
相关推荐
  • 暂无相关文章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