漯河人才网:“艺道同源——杨德衡、杨光迈父子画展”开展

“艺道同源——杨德衡、杨光迈父子画展”开展

来源:沈阳新闻门户网[cuunc.cn] 2022-08-22 06:06

  本报讯(沈阳日报、沈报全媒体记者杨博实习生高宇桐)8月20日,由沈阳日报社主办,沈阳日报美术馆、沈阳日报书画院承办,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学术支持的“艺道同源——杨德衡、杨光迈父子画展”在沈阳日报美术馆开展。这是一次颇为特殊的画展,从鲁迅美术学院走出的画坛父子、两代艺术家,用他们的作品进行父子之间的艺术对话。

图片[1]-漯河人才网:“艺道同源——杨德衡、杨光迈父子画展”开展-沈阳新闻网|沈阳在线-主流媒体

  杨德衡、杨光迈同为鲁迅美术学院校友。杨德衡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,杨光迈199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。父子二人虽然所学专业、创作理念以及艺术语言不同,但鲁迅美术学院的传统对他们的艺术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,二人在艺术创作上可谓“艺道同源”,这也正是此次展览名字的由来。

  此次是杨德衡与杨光迈父子首次在沈阳举办父子联展。杨光迈说:“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6日,展出作品共计126幅,其中父亲的作品49幅,我的作品77幅。我父亲希望我通过作品,向家乡人民汇报我的艺术成绩。”

  杨德衡介绍说:“我的参展作品除了《稻香季节》等五幅旧作外,其余均为80岁之后的新作。比如大雁题材的《不被打扰的相逢》,是我第一次采用6幅通景屏的形式,表现环保主题。还有《鸭绿江图》系列画作,是我满怀着对出生地丹东的热爱而创作,目前已完成11幅。”

  与父亲的风格不同,杨光迈的作品偏重于油画、丙烯、水墨等多种绘画材料的综合运用。杨光迈说:“我从4岁开始接触绘画,从那时候起,我就立志长大后要当画家,父亲就是我的榜样。我曾经迷惘过,父亲支持我去西藏、四川的大山里找灵感。我12次去西藏,最终在雪山下找到艺术的灵感,雪山成为我现在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。”

  对于儿子,杨德衡说:“我儿子是我最得力的助手,他经常用高科技的手段,让我了解现在的艺术发展。我虽然已经老了,但是我还是喜欢挑战自我,尽力释放余光余热。”

编辑:沈阳在线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
相关推荐
  • 暂无相关文章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